抿一口香浓的奶茶,再配上精致诱人的甜点,享受一段慵懒的午后时光,是多少女性向往的美妙生活。然而忙碌的上班族们又岂敢奢求这份惬意,只能靠办公桌上堆满的饼干、巧克力来安慰自己失落的胃,殊不知“甜蜜负担”也悄然来袭。
据《每日邮报》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与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宫癌的风险增加33%。如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宫癌的风险增加42%。
甜食真的是女性健康的“糖衣炮弹”吗?39健康网有幸邀请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科肿瘤病区梁慧超副主任医师为我们解答疑惑。
12
甜食惹肥胖 引来子宫内膜癌
虽然,甜食与子宫内膜癌没有直接相关性,但甜食引发肥胖却是毋庸置疑。梁医生告诉我们,甜食摄入过多,糖原储存达到上限,便会转化成脂肪。脂肪除了积蓄糖原外,还会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并转化为雌酮。而子宫内膜癌(Ⅰ型)属于雌激素依赖型疾病,从这一角度分析,甜食确实会加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但二者是否明确相关,梁医生则表示,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毕竟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遗传基因、环境及饮食结构等等皆不同,饮食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到底影响有多大,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跟踪调查过。
不过,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渐上升,虽不及欧美国家普遍,也已居于国内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且该病越来越“年轻”,40多岁的患者不在少数,这很有可能与食品激素的添加及激素化妆品的滥用有关。
所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关键要控制体重、减少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多运动、健康饮食,少吃甜食等。
宫腔镜轻松揪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明显,一般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多为持续少量出血,或是一次性大量出血,应与月经不调相鉴别;有些晚期病人,肿瘤组织坏死,脱落,阴道会排出洗米水样或是血水样液体;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
当出现以上异常症状时,应尽早前往医院检查。“宫腔镜可以说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它可以清晰的看到病灶的部位、大小、范围等等,同时可以取下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确诊。过去,有说法认为,宫腔镜检查会导致癌细胞扩散,但多年临床实践表明,患者对此无需多虑,毕竟腹腔也有免疫系统。”梁医生说。
如果B超检查发现宫腔有异常回声,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可能,或是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长期月经不正常,亦是接受IVF(人工受精)治疗,胚胎种植失败的病人,皆有必要进行宫腔镜检查
早期治疗 5年生产率达80%
子宫内膜癌临床分4期,Ⅰ期局限于子宫体,无肌层浸润,一般根据FIGO指南或是NCCN指南,做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病变累及宫颈,则做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由于子宫内膜癌容易转移至腹主动脉淋巴结,所以术中也会同时清扫这一部位,术后再配合放化疗。
据临床统计,近年,子宫内膜癌术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上升到80%,且目前大部分手术都采用腹腔镜,对病人损伤小,恢复快。
梁医生表示,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是否切除卵巢在学术界依旧存在争议,但保留卵巢是有风险的,因为癌细胞往卵巢转移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子宫内膜癌已发展到Ⅲ、Ⅳ期,即已扩散到卵巢、淋巴结等附近器官,是否手术就要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病人的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良好、年纪较轻、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可以耐受手术的话,则建议手术治疗。
因为放化疗每次能消灭的肿瘤细胞占95%-98%,剩下的3%是很难清除的,癌细胞很快又会进入活跃期,开始繁殖,所以能彻底手术清除的尽量采用手术治疗。否则的话,生存期会大受影响。
-
友情提示:打击不法份子,规范医疗秩序。谨防医托,小心受骗。
甜食易致子宫内膜癌?专家:控制体重可防癌



